(或许戒烟失败,就在于你一直想着戒烟)
无论你是否抽烟,或者你正在戒烟,一定也都看过身边的人戒烟,但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屡屡失败?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做到一件事的话,是会全力以赴的。也就是单一意念的状态,你的心中只有这个意念之时,必定会调动着全身的能量去达成这件事,无论学习也好,戒烟也好。
往往我们达不成一件事,是因为内心存在着其他相反的冲动与愿望。就如同考试焦虑中暗藏着不敢超越父亲的俄狄浦斯情节一般。
所以每当有人跟我说要戒烟之时,我都会问:“你是真的想戒烟吗?或只是你觉得应该戒烟?”
戒烟的戒字,让我联想到的是禁忌,但往往禁忌是人类欲望最鲜活之处。越是无可触碰的禁地越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使人向往。
我们往往只知道抽烟的坏处,却不知道抽烟的好处。大概也不会有人去说抽烟的好处,鼓励人抽烟。但如果不深刻地明白抽烟带来的好处,深刻地看到自己与烟的连接,就很难在心里放下烟。
烟,其实只是人内心的一个缩影。从开始吸烟之时,就已经注定了它在每个人心中所要表达和替代的感受。当然这样的感受不尽相同,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得到,或许已经淡忘,或许可以从自我分析中,找到踪迹。
如果简单地分析,抽烟的动机可以是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可以是在人际关系中表达亲密与隔离,又或是口欲期的固着。但这样的归因分类无疑跟提出戒烟这个概念一样,容易陷入误区当中。
当我们分析时,我们是将它们作为因果的关系而提出,而因果论背后隐藏的含义则是我可以控制与改变,就跟戒烟中把烟当做敌人消灭一样,所带来的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分裂与对立。
而戒烟的最大误区,或许就在于我们把烟当作了敌人,而这样分裂、对立导致的结果是,只要我在,烟就在。就像是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般。
比起戒烟,真正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烟对于我们生命的意义,它是作为什么样的存在,它是如何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它是如何变得不可替代。
打心底明白与接受了烟,明白了烟在我们心里当中所延伸出来的意义,这样的对立自然不存在,我们对于烟迫切的需求,自然会因为我们的看见,而得到缓解。对待自己如此,对待身边的人亦如此,你的看见自然会引领着他人的看见。
就我自己而言,从抽烟开始,更多的是把它当做情绪调节的工具,生活中的苦闷与不顺,都具体化成了烟对身体的刺激,又化成烟消散于空中,这样的替代似乎在心理上能有一丝藉慰。
我对烟并不排斥,就像是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一样,可以帮助自己舒缓情绪,但我同时知道,人这辈子可以有好几个朋友,当我情绪真的不好的时候,我还可以有其他很多方式来调节。
我很喜欢曾仕强老师对戒烟的看法:“戒烟最好的办法是:买一包最喜欢抽的香烟,就放在胸前口袋,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但就是不抽。你有没有面对自己问题的勇气,有没有坚毅不拔的决心?任何习惯你不用对抗的心情对它,不用厌恶的心情对它,要用我也尊重它,但是我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过更好的日子来取代它。”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