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天前在线
2020-07-06 11:37:59
抱抱TA 回复
男 一到考试的时候,就紧张,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怎么缓解
0个拥抱 11条评论 358次阅读
网友
癔症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不吃药嘛
2024-06-01 16:11:27
咨询师雷晓元
0 您好,可以从降低期望值,学习放松技巧来改善。
2020-07-06 11:39:37
家长要怎么来疏导
咨询师王 宇
你好
2020-07-06 11:42:35
你好
咨询师甘生昭
0 您好,孩子多大了? 孩子一直是这样呢?还是在某个阶段这样?
2020-07-06 11:43:03
孩子15了,马上要中考
咨询师任海涛
您好
2020-07-06 12:10:50
咨询师任海涛
0 您好,临近考试,难免压力过大,失眠烦躁,影响休息和学习。我们从心理调整方面来给您1些建议,可以调整压力。 1.激发自信心。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高考前,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回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在现实中,如果说自信不1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1定会导致失败。很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在高考中失利,他们不是输在知识能力上,而是败在信心上。 2.优化情绪。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在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备考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扭扭身子;或漫步户外,听听鸟鸣;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事,幽默幽默。考场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调节心理,优化情绪。 3.自我减压。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备考与考试,对您进入最佳状态关系很大。若把复习与考试看成1种挑战,会激发自己很快进入状态;把它看成1种锻炼,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把它看成1次机会,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应该放平心态,把高考想象成1次难得的人生经历就行了,毕竟随着高校逐年扩招,现在的高考已经不是以前意义上的“挤独木桥”了。 4.自问自答。自问自答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1。比如,有“离高考越近,便越担心自己能力”忧虑,不妨进行如下自我质辩,来1场自问自答。比如自问:这种担心有必要吗?自答:毫无必要,平时自己1向学习认真,虽不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为这无端的担心而苦恼。又问:这种担心有利吗?自答:没有,它有百害无1利,它松懈人的斗志,转移人的注意目标,若不及早排除,到考试以后悔之晚矣。再问:我该怎么办呢?自答:最要紧的是对考试充满自信,要有条不紊地组织复习,扎扎实实地做好考前准备。通过这样自我质辩、自问自答的方式,相信心中的担忧也就缓解了。 5.积极暗示。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我行,我1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我喜欢挑战”等等。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难题也不要忧心忡忡。从狐狸吃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狐狸也有过人之处:与其在架子下上蹿下跳白费力,不如说这颗葡萄是酸的,另找甜的吃。考生最后几天备考时要力所能及,以长补短。 6.淡看结果。在应对高考时,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和困难,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了。只要你别把高考看得那样高不可攀,你学习起来、应对起来就会轻松多了。其实高考只是1次比较大1点的检测而已。考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眼下能做好的、能准备好的事情上,对于还未发生的事情不要多想,尤其是高考的结果,更不能胡思乱想,杞人忧天。 7.正常作息。如今挑灯夜战,以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是得不偿失的。头天睡眠不足,第2天大脑就处于半休眠状态,思维就处于抑制状态,结果复习无效率,考试就发呆。但是考生也不能走另1极端,认为考前应大撒把,大休1周,停止复习,专调心态,这也会适得其反。 考生在考前还是应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切忌再做大量的试卷及模拟练习题,只要针对考过的重点试卷中出现的错题再作认真分析,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就可以了。 8.面带微笑。心理学研究表明:笑与自信是相互促进的,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强信心。考生在考前与考中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考场遇到同学面带微笑,打打招呼就会相互鼓励,遇到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主动问好,老师也自然会向考生问好,这样在不经意中就会消失对考场的陌生感、紧张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9.面对现实。既然参加较大的考试任何人都有1点紧张,那就面对现实,坦然面对考场。当你进入考场感到有些紧张时,不要过分在意,不妨提醒自己,这是完全正常的,高考状元也紧张,相信紧张很快就会过去。 10.保持平常心。关于最后十来天的生活,家长们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考生们的后勤工作,让同学们享受到真正意义上“衣食无忧”的待遇。而同学们自己需要做的,就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不要出现伤风感冒类的影响考试状态的健康意外就好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自我保护,没啥大不了的。尽量保持1颗平常心,无论你将来遇到什么样的顺境或逆境,都能够泰然处之,最终你1定能够收获人生最美好的果实。
2020-07-06 12:12:10
咨询师张庆仪
您好
2020-07-06 13:16:28
咨询师梁丽
0 孩子有明显的考试焦虑,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状态的发挥,但是焦虑过度就会容易引起考试的失误。孩子经历大考试的时候,家长首先不要焦虑,家长需要降低对孩子的期待,缓解孩子的压力。家长需要鼓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带着一颗平常心,从容自信走进考场。
2020-07-06 14:34:10
网友
其实多考考就好了
2020-07-06 17:02:27
心理论坛
最新 热门 悬赏 相关问题 我的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