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说说“解离性逃离”

说说“解离性逃离”
个人原创 王晓光王晓光 发表时间:2025-02-06 17:36:20 479 0 1
​        “解离性逃避”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也叫睡前妄想症,是指睡觉前躺在床上幻想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来哄自己入睡。比如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或者想象自己是大明星之类,和现实的自己毫无关系的事儿。

        心理学上把这种通过幻想获取快乐的方式定义为“解离性逃避”。 认为这种人大多是童年过得太痛苦,就容易沉溺于幻想。并且说这是遭受巨大情感创伤后,大脑为保护自己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

        其实不尽然,现实生活中基本每个人都有过幻想,也可以说是妄想,或多或少而已。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或者是自己渴望却得不到的东西。

       比如被喜欢的人“苦苦”追求;比如被“众星捧月”般的对待;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呈现的“高光时刻”;等等、等等。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生时间有限,舞台有限,能力有限,想法和欲望却如脱缰的野马,无边无际……

       太多的渴望只能通过幻想来“完成”。

        幻想被爱,幻想拥求而不得的东西。

        甚至把幻想投射到外部世界,比如:把渴望被爱的欲望投射到喜欢的影视角色身上,看到他们恋爱来满足对美好关系的幻想。看霸道总裁强制爱的爽文,也是为了满足由于被忽视而产生的对偏爱的幻想,是一种替代性满足。

        有人担心,频繁的幻想会加重不真实感,让人没勇气直面现实苦难。理由是幻想效果短暂,暂时的逃避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会让人产生依赖。

        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个人什么都不做,成天就白日做梦,靠喝西北风活着。

        人们都是一边幻想着、一边生活着。而且实操的时间远远大于幻想!

        “幻想”不管饱、不管渴,但于人的价值不可小觑。

        在幻想过程中,完全按照你的想法编排情节,对心灵是一种抚慰,对情绪是一种释放,对生活是一种“补充”。这种“获得感”是对个体的极大满足。

        生活不易,有时需要与现实“隔离”,在自己构想的理想王国里歇一歇,释放一下,补充点能量。

        有一位咨询客人很担心,觉得解离性逃避是重大的心理问题,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我说你不每天都在工作,都在正常的生活嘛,有什么可担心的,所有的幻想不都是在业余时间嘛。谁也不是傻子,不会有人会幼稚到因为这种防御机制阻碍自我成长,因为生活总得继续,实操就不可能停止。

        风雨人生,带着“解离性逃离”一起前行,只会让你的生活更完美。

        没有成本的望梅止渴,何乐而不为呢?!

        再把你的幻想写下来,或许你还能有意外收获:成为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1人已赞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