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自信的转变:从自我接纳到真实的自信
编译首发
胡春红
发表时间:2024-09-06 14:21:38
5351
0
1

自卑与自信的转变:从自我接纳到真实的自信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在自卑和自信之间徘徊,常常陷入对自身价值的怀疑。自卑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着我们的选择、行为和人际关系。然而,转变的关键并不在于外在的成就或他人的认可,而在于如何理解和接纳自己。
自卑的根源往往源自于内心深处的声音,特别是来自于家庭、社会和自身的高标准。例如,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来访者,尽管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和教育背景,却始终无法摆脱对母亲认可的渴望。她内心的“你还不够好”让她在生活中时时感到焦虑,甚至在生病时也不敢休息,因为她害怕被他人看作不够努力。这样的自卑使她在与他人交往时总是将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忽视了自己的感受与需求。
许多人在生活中都可能经历类似的自卑情结:有的人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害怕被批评;有的人即使感到疲惫也难以拒绝他人的要求;有的人在取得成功后,内心的自卑感依然紧随其后,时刻提醒自己“我不配”。这种自我否定的循环不仅令人痛苦,还让人难以享受生活的快乐。
然而,真正的自信并非建立在外在条件的优越之上,而是源于对自我的爱与接纳。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到,真正的自信来自于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理解。自恋的概念常常被误解为负面的特性,然而适度的自恋其实是健康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需要认可自己的价值,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信。
从自卑到自信的转变,需要我们首先学会对自己温柔以待,而不是苛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才能够真正走出自卑的阴影。只有当我们能够真实地爱自己,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活出更为精彩和有意义的人生。
0人已踩
1人已赞
作者文章
如何用ACT应对拖延?
文章探讨了拖延行为的本质是情绪逃避而非懒惰,并介绍了接纳承诺疗法(ACT)提供的四种应对策略:接纳情绪、认知解离、价值观驱动行动和正念聚焦当下,帮助读者带着不适感也能开始行动。
283
3
0
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活着当下!如果你今年40岁,不出意外的话,还能再吃50多次年夜饭,过2000多个周末还能再看1万多次日出,然后你就可以走啦。 时光匆匆,不念
文章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活在当下,无论贫富都要过好生活。强调了健康、平静、开心和适当忙碌的生活态度,传递了积极的人生观。
0
0
0
个人心灵成长和谐幸福亲密关系
本文介绍了正念个人成长咨询服务,适合希望深入了解自己、改善生活状态、建立优质人际关系和促进家庭成长的各类人群。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探讨了正念觉察对情绪行为的影响、自我发现、心理营养补充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6754
2
0
语音通话
私聊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