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985天前在线
2020-01-02 21:10:25
抱抱TA 回复
男 找朋友,一起努力拼搏的朋友,实事求是不骗自己的朋友,勇敢面对事实还要付诸行动的朋友。
0个拥抱 9条评论 359次阅读
网友
中学心理咨询室师资配备
2024-06-01 16:10:07
咨询师李凤秋
您好
2020-01-02 21:13:12
咨询师徐惠泉
你好
2020-01-02 21:13:36
咨询师王金波
您好
2020-01-02 21:14:35
咨询师郭林生
您好
2020-01-02 21:15:43
咨询师刘育
您好
2020-01-02 21:20:12
,,,
只有砖家吗
木有普通人嘛
网友七友
有普通人
2020-01-02 21:35:15
心理论坛
最新 热门 悬赏 相关问题 我的
即将步入婚姻的爱情该如何拯救? 我今年25岁,154CM,本科,性格外向,感性,冲动,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 一个人自强自立,有主见想法、不安于现状;他25岁,175CM,专科,性格内向、 理性、稳重,老实。他在父母保护下长大,父母给他安排了一切生活,工作, 他没太多主见,安于现状。 跟他是高中同学,大学后在一起,在一起3年8个月,3年来我们分分合合差不 多10次,双方都有问题,但是主要问题在于我,性格太任性太倔强,每次吵完 架后我都说要改,可是似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对他的任性变本加厉,但 他也一味的选择包容我。去年8月见的家长,他父母那是也对我认可,我在他家 也做得比较好,帮她妈妈洗菜洗碗各种事情都做、勤快,他妈妈生病我很用心 的照顾。他爸妈对我也比较好,出去旅游给我买礼物,做菜也都会做一些我喜 欢吃的。近期经过双方家长的认可,我们准备结婚,可就在去拍婚纱照的路上 被他爸妈叫了回来,原因是前一天的饭桌上,我因为房子装修窗台拆不拆的问 题对他的父亲说了一句话:我一定要把窗台拆了……然后他们家认为我性格太强 势,太倔强。怕他儿子以后在家没有话语权(我的能力比他强+外向)以及我从 小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家庭因素开始坚决反对我们的婚事。 我男朋友也站在她父母的那一边,狠心的说要跟我分手,说彼此不合适,他 说我其他都很好,就是性格原因,而且也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一切对于 我来说太突然无法接受,从天堂掉落到地狱一切发生。分手那天我哭的很伤心 ,祈求他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改,他没有回复我也没有接电话,我哭着打电话求 他爸爸,他爸爸对我说我可以找到比他儿子更好的。 我已经很深刻的意思到自己的错误,也一定会努力去改变自己,可是对于我的男朋友,他虽然很爱我,但是他从来就没有自己独立面对过处理过事情,没有主见,他自己也很凌乱。 第二天,我男朋友发短信给我说彼此冷静2个月,看到底合不合适,然后约定 每周见一次,一方面他这是缓兵之计怕我做出过激的行为,一方面也在考虑是 否在真的继续跟我在一起。 第三天,他给他父亲发了这样一条短信:我还是不想跟她分,你们看到的只 是片面的,我也是怕你说我,说我怕老婆,所以我也不敢在你面前说她的好。 其实仔细想想,我还是能压得住她,每次吵架我不理他,隔一晚上给她打电话 又跟没事人一样,每次我过生日,他都会准备好几天给我准备礼物,我平时说 的一些话,她还是会听。她就是因为非常尊重你,觉得你说话一言九鼎,你突 然说不改了,她没准备,当然有些激动了!长辈们看人都有经验这是事实,但 是他们也没有知道前因后果。这其实完全是我的责任,只因我偷懒把矛盾的因 素全部推给她,才导致这事情发生。如果我把这责任推给一个女人,那我永远 都会少一份男人的担当!我相信以后可能会找到一个综合条件比她好的,但不 相信会有她对我这么好!(这条短信他没有给我看过,是我在跟他见面的时候在 他手机里面看到的。也是一直支撑我下来的唯一,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反抗过他 的父亲。) 第九天,我们见面了,开始的气氛很沉,但是我性格外向,我也想努力挽回 ,便一起去爬山,在其中我用自己的开朗的性格去感染他,我们也变得比较亲 密,让我感觉他还是很愿意跟我在一起的。 第十八天,我们相约又见面了,见面开始在一起感觉很好,他说他还想跟我在一起,然后聊天聊到他家想给他介绍女朋友,但是事实上没有合适的可以给他介绍。但是我问他如果有是否会去见,他说他会去 ,原因有1.他只交过这一个女朋友,想看看其他女生是不是都跟我一样脾气不太好,这样可以让他以后更坚定的跟我在一起。2,他觉得其他女生除了身高方 面比我有优势,其他都不如我,这样能更好说服他家里人.3.他心里本来就排斥相亲,只是去见一下而已。 我听他这样说很伤心,因为我一直相信他给我 两个月时间是在让我改变,结果他却想去见其他的女人,这些天我都在很努力的改变自己~前天在他面前哭的很伤心,他依然把我拒之门外,但是我可以确定的是他依然爱我,只是家里反对声音太过强烈,他又有些怕他爸,所以没去争 取,我跟他说我和他一起去面对双方家长,他说我这种说话方式让他感觉到不舒服,感觉到我的强势是,我在命令他,但我只是想不想去放弃这段感情鼓励他跟我一起勇敢的面对,我真的没有办法了~ 我今天发短信跟他说:我放弃了 ,一个人的努力好累~ 晚上我痛到不行又忍不住发短信告诉他:要他等我,我 愿意为他慢慢改变,可是得到的回复是是他不值得我这样做。 现在主要的原因是: 第一我男朋友爱我,但是害怕我的性格即使在这两个月 有所改变,但是以后的十年、二十年呢?他怕以后我还是很强势倔强,他在家 没有话语权(他也觉得自己能力不如我)。 第二:我们的观念存在问题,我不安于现状,想过更好的生活,他安于现状,顺其自然。但是我也不想自己那么累,我也想做他身后的小女人。 第三:他爸爸的反对声音强烈, 他也从来对他爸爸言听
0个拥抱 34条评论 1486次阅读 3139天前
男 我曾经是个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的人。 这一点一直令我很苦恼,我也一直想极力摆脱。但到后来不管怎么尝试却只都令我变得愈发敏感,愈发的在意别人。 通过不断地摸索,直到两年前我才彻底的摆脱了别人对我的看法的影响,我成为了一个无条件地接纳自我,不会被任何的评判与对比影响的活的很轻松的人。 在这里,我将我的经验分享给你。全文一共八千多字,我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就能够放下对于别人看法的在意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总会以一些很严苛的标准来要求我,他们总是告诉我:你还不够好,你还不够优秀。 他们也很少会夸赞我,给予我正面的评价,总是会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这就造成了我从小以来一直都是:以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试图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别人对我的赞同或否定都会对我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知道、也不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我还会有一些讨好别人的倾向。 后来踏入咨询行业,接触了很多也是被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困扰的来访者,我发现几乎是所有的这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童年时总是被父母或抚养者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 这一点是导致我们总是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根本原因。 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几乎是造就我们未来的一切认知、行为模式的模板。但也要意识到,这是也只是一个模板而已,在我们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和别人的相处与互动,令我们的这些认知和行为获得了反馈和强化,由此,「在意别人的看法」才真正内化为我们的一个「基本习惯」与「核心信念」。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与迅速普及,许多心理学的概念被大众所熟知,而很多概念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夸大和绝对了。「原生家庭」这个词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的归因倾向就是习惯于在根源处寻找答案,所以「原生家庭」这个词就几乎成了公认的心理病症的根本原因。 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意识到,童年经历只是导致我们的问题的一个「触发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事实上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于我们童年行为与认知模式的强化和重复才是导致我们问题的主要因素。 「在小的时候会被父母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有这样童年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还是有很多人虽然有这样的经历,却并没有在长大后成为像你我一样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原生家庭的确令我们在一开始产生了这些问题,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是有机会、也能够摆脱我们的这种认知模式的。 比如说你拥有了一群接纳你的伙伴、你在学校里成绩很好不断地从别人那里获得正反馈就形成了「无条件自尊」、你力气很大你们班的同学都很怕你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的外因。 另一方面,即使你已经清清楚楚、完完整整的知道了你童年时和你父母的相处方式,你明确的了解了你父母对你的哪些做法令你变得这样在意别人的看法。 但是然后呢? 然后如果你想彻底改变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你「现在」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入手,只有把你的认知与行为习惯改变了,问题才能够解决。 并且,甚至是我们只需要把你的认知行为习惯改变了,即便我们不知道原因,那你照旧能够完全摆脱这个问题对你的困扰。 所以说了这么多是要你理解什么呢? 是要你理解,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过去,归结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导致你现在问题的触发因素,但也只是一个触发因素,仅此而已。 有非常多的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原生家庭,并非常悲痛的说:我真的没有办法放下,我真的很痛苦,我好难过。都是过去的错。 把问题完全归结于原生家庭的唯一好处就是,你可以说所有的错误都是父母造成的,这样你就能继续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你应该去面对的问题,这样你就能变得很“轻松”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去追究是谁的错、追究什么原因,这对我们的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任何的用处。 我们要做的只是针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然后做出改变,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你只会痛苦的哭诉“我好难过”而什么都不做,这才是导致你不断地被问题影响的根本原因。 在明确了唯有付出行动才能解决问题这个前提之后,我们来看一看导致你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直接原因」。这些直接原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1.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得罪别人。 毋庸置疑,这是任何一个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的一个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你害怕别人对你发火,你害怕别人冷落你,你害怕别人对你使用暴力,你害怕别人抛弃你。 而这一切害怕的本质,都是对于「死亡危险」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于我们问题的触发因素:父母要求我们成为他们期待的人。在童年时期,父母是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这就意味着我们有被他们抛弃的风险。而对于儿童来说,被父母抛弃,就意味着死亡。 对于这种死亡风险的恐惧促使着我们不得不去试图满足父母的期待。 2.自卑。 导致自卑的
1个拥抱 16条评论 1611次阅读 2494天前
女 请不要嫌多。这是我活着那么多年的生涯了。 我是学生。高三复读生。18岁。一看便知我有学业上的压力。但我更有生活,家庭的压力。我想解决的是我现在一个状态。想恢复好的一个状态。 在初一之前人生状态便是懵懂,单纯,没有烦恼。我很喜欢那时候。初一是一个状态转折点。家在农村。爸妈很小便去城市务工。11岁之前和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为留守儿童,和奶奶在一块。11岁之后自己一人寄宿到三线城市去上学。在不亲的姑姑家住了将近一年半。在那时候上学的状态变反常了。刚来时,因有在老家一个良师那获得好的学习习惯,五点早期背书,背单词。所以成绩可以。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因本身性格内向,怯懦,自卑。在加上新环境,会有抗拒上学的心理。会有逃课。因为父母在那时务工城市还比较近,尽两三年搬到那的,之前在上海,现在在河南。所以大巴两个小时就能到。但是很辛苦。母亲因为我放下工作跑一趟解决我逃课问题。管不住了就是打了,打着逼着我去上。来回几次。我真的很奇怪,在姑姑家里就抗拒去上学。一但近了校园也能乖顺的听课,不闹事。 但是在每个星期五去坐大巴找父母过完星期天,再回来的时候。我就退缩,怎么也不想去上。赶到车上也就去了,能去。赶不到要么星期一没能去。要么在姑姑家待着,然后星期一逃课。班主任很负责,也有和我寄宿在别人家庭的同样经历,所以宽容了我好多次,也没有被退学。这样子的状态被制止到初二上学期。父母想着 因为年龄小把我一个人丢到这才有这种抗拒心里吧。所以在上学的城市用积蓄买了一个二手房把弟弟妹妹也接过来住,都在这上学。 确实的,我的逃学坏毛病制止了。但是我的学习也落下了。越学越学不会,而且我也没有那些所谓上进,好强的性格。越落越后,初三和曾经的排名顺位就是天上地下。而且真的超级单纯,傻。家里没有一个文凭高的,甚至初三之前根本不知道中考。最后没多少天了。跟着几个同学报了补班。起码学到了一些基本知识,有了自信。有了学习动力。但是80多天也没能给我多少蓄力。但是把我颓废,傻傻不知道所有,这些状态给改了。把本来只能去技校的未来,改到够到能上一个末等学校的门槛。我很喜欢那时的状态。而且那80天把我那个灰蒙蒙的脑袋给清醒了。读了一些很正能量的文章。有了一些自信。没在去很害怕社交,也不在宅在家里。改善了一些 。更重要的是有了改变自己的强烈想法。所以上了高中便有很强烈的不能在像以前的想法。但是学校真是烂透了。教师资源更是匮乏。一些科目教的很烂。但是总有教的好的。所以即使偏科,但是那时真的努力在学习。为了能集中注意力,和好朋友调开去做前排。高一高二真的过的很充实。我也洗喜欢那时的状态,更是绝对是十几岁生涯中最正确,最充实的状态。 但是我现在的状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从高三开始 。 因为学校太烂,往年因为单纯文化分能考上大学的没几个,或者几乎没有。所以很多都去当了艺术生,额外学了艺术科目,高考时分数是按比例和文化分相加,相对来说过档线很容易。我学了美术,因为从小就喜欢画画,也有一点悟性。艺术生在高三必须要空半年或大半年的文化课时间去专门学习艺术课,蛮速成的这些课。这段时间俗称——集训。集训期间相比严肃的文化课会自由些,氛围也轻松一些。离家近我也就偷懒过几节课。座位两边的同学程度很好,所以不想学时也能起到督促,或者帮助我的作用。艺术课高考不和真正高考一样,比文化课也就是每个人都考的高考提前半年,成绩出来,考的不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包括老师。 艺考之后还有单招。因为艺考是一个省份一个省份举行的。一些外省的大学不承认本省的这个高考成绩。会在省会的考点设本校的考试。每个学校一个考试。想考哪就去在省会设置的考点。考上就能得到那个学校发放每省的有限合格证。出乎意料的有得了两个学校的合格证。一个二本。一个全国十大艺校之一。比美院低一个档次。但对我来说很不错了。沾沾自喜。 剩下要解决的难题就是还有半年时间就要全国统一的高考了。不能再回学校学习。因为空了半年空白期你跟不上进度。一般艺术生就会上专门为艺术生设的补校。会从头来讲。本来艺术生普遍文化课很差。但是因为我画室老师说过,我现在拿过合格证了。基本靠个三百零几就能稳上那个学校了,因为画室上一届学姐就是,真的给了我极大的底气。而且我在想我本来高一高二就认真学。老师讲的也不是听不懂。很多就是因为忘了。我想再记起来就好了。上课就慢慢松懈。而且因为自我要求低。再就是那个补校真的管的超级松。上课睡觉没人管。老师也不早到。我松懈。。。 懒惰。标准变低。这边课也在一步步走啊。也会跟不上进度的。而且那时候有了自己的手机。还追星。很容易沉迷手机 。 于是就偷懒,逃课,还有侥幸的心理。就因为三百零几分,因为本来学过,因为只是忘了。最后一次长时间逃课有一个月,还是大半个月来着。父母逼着去学,我也没希望了,想着就剩那么多时间了
0个拥抱 11条评论 51次阅读 5 元 2303天前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