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0天前在线
2018-01-30 19:45:47
抱抱TA 回复
男 为什么觉得怎么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而且凡是我提出的看法,她总是提出否定,她好像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潜意识里觉得我什么都是错的,很苦恼
0个拥抱 19条评论 506次阅读
网友
一级心理咨询师月薪
2024-06-07 07:13:07
咨询师王金波
您好!
2018-01-30 19:46:02
咨询师张银玲
你好
2018-01-30 19:46:14
咨询师李风涛
您好,
2018-01-30 19:46:31
总是逆着我的想法做
你好
咨询师许文慧
你好!
2018-01-30 19:47:20
咨询师崔锐
那他们有没有过一次认可过你的时候呢?
2018-01-30 19:49:58
基本没有
但大部分同学都认可我
咨询师王婧
你好
2018-01-30 19:56:02
咨询师陈明
您好
2018-01-30 19:57:28
咨询师林芳
0 你好,今年多大了,是否和妈妈说过,你非常在意她的肯定和认可呢?
2018-01-30 20:01:16
咨询师罗柳琼
您好
2018-01-30 20:03:54
咨询师崔锐
1 你的大部分同学认可你,这会对你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2018-01-30 20:05:32
网友ledo3
0 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情况,不认可代表对你有很大的期望,没有达到预期就会产生落差,而且很容易会拿你和别人做比较,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教育需要鼓励,需要看到积极面而非消极面。只能说你的父母比较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2018-01-30 20:07:18
咨询师王婧
你好
2018-01-30 20:08:13
父母不认可我很生气
咨询师彭晓琳
你好
2018-01-30 20:20:28
咨询师易云侠
你好
2018-01-30 20:35:42
心理论坛
最新 热门 悬赏 相关问题 我的
男 我曾经是个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的人。 这一点一直令我很苦恼,我也一直想极力摆脱。但到后来不管怎么尝试却只都令我变得愈发敏感,愈发的在意别人。 通过不断地摸索,直到两年前我才彻底的摆脱了别人对我的看法的影响,我成为了一个无条件地接纳自我,不会被任何的评判与对比影响的活的很轻松的人。 在这里,我将我的经验分享给你。全文一共八千多字,我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就能够放下对于别人看法的在意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总会以一些很严苛的标准来要求我,他们总是告诉我:你还不够好,你还不够优秀。 他们也很少会夸赞我,给予我正面的评价,总是会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这就造成了我从小以来一直都是:以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试图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别人对我的赞同或否定都会对我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知道、也不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我还会有一些讨好别人的倾向。 后来踏入咨询行业,接触了很多也是被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困扰的来访者,我发现几乎是所有的这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童年时总是被父母或抚养者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 这一点是导致我们总是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根本原因。 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几乎是造就我们未来的一切认知、行为模式的模板。但也要意识到,这是也只是一个模板而已,在我们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和别人的相处与互动,令我们的这些认知和行为获得了反馈和强化,由此,「在意别人的看法」才真正内化为我们的一个「基本习惯」与「核心信念」。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与迅速普及,许多心理学的概念被大众所熟知,而很多概念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夸大和绝对了。「原生家庭」这个词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的归因倾向就是习惯于在根源处寻找答案,所以「原生家庭」这个词就几乎成了公认的心理病症的根本原因。 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意识到,童年经历只是导致我们的问题的一个「触发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事实上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于我们童年行为与认知模式的强化和重复才是导致我们问题的主要因素。 「在小的时候会被父母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有这样童年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还是有很多人虽然有这样的经历,却并没有在长大后成为像你我一样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原生家庭的确令我们在一开始产生了这些问题,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是有机会、也能够摆脱我们的这种认知模式的。 比如说你拥有了一群接纳你的伙伴、你在学校里成绩很好不断地从别人那里获得正反馈就形成了「无条件自尊」、你力气很大你们班的同学都很怕你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的外因。 另一方面,即使你已经清清楚楚、完完整整的知道了你童年时和你父母的相处方式,你明确的了解了你父母对你的哪些做法令你变得这样在意别人的看法。 但是然后呢? 然后如果你想彻底改变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你「现在」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入手,只有把你的认知与行为习惯改变了,问题才能够解决。 并且,甚至是我们只需要把你的认知行为习惯改变了,即便我们不知道原因,那你照旧能够完全摆脱这个问题对你的困扰。 所以说了这么多是要你理解什么呢? 是要你理解,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过去,归结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导致你现在问题的触发因素,但也只是一个触发因素,仅此而已。 有非常多的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原生家庭,并非常悲痛的说:我真的没有办法放下,我真的很痛苦,我好难过。都是过去的错。 把问题完全归结于原生家庭的唯一好处就是,你可以说所有的错误都是父母造成的,这样你就能继续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你应该去面对的问题,这样你就能变得很“轻松”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去追究是谁的错、追究什么原因,这对我们的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任何的用处。 我们要做的只是针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然后做出改变,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你只会痛苦的哭诉“我好难过”而什么都不做,这才是导致你不断地被问题影响的根本原因。 在明确了唯有付出行动才能解决问题这个前提之后,我们来看一看导致你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直接原因」。这些直接原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1.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得罪别人。 毋庸置疑,这是任何一个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的一个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你害怕别人对你发火,你害怕别人冷落你,你害怕别人对你使用暴力,你害怕别人抛弃你。 而这一切害怕的本质,都是对于「死亡危险」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于我们问题的触发因素:父母要求我们成为他们期待的人。在童年时期,父母是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这就意味着我们有被他们抛弃的风险。而对于儿童来说,被父母抛弃,就意味着死亡。 对于这种死亡风险的恐惧促使着我们不得不去试图满足父母的期待。 2.自卑。 导致自卑的
1个拥抱 16条评论 1611次阅读 2500天前
女 太多太多的无奈,不知道从何说起!首先说说我爸,从小到大妈妈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家里困难让我少花钱。后来我爸做生意失败欠了很多钱,我上班后的钱基本都是留个生活费剩余全部上交,直至结婚我给了我爸差不多十万。这中间我交了个男朋友,(就是我大专刚毕业找的)家里很困难,又不踏实上班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相处一年多基本是我在养活他。那时候一个月一千五百元,住的是单位宿舍楼所以不用掏钱,后来他骗了我爸六千五百说是办驾照。结果拿上这钱一走了之。再后来我爸就一直拿这个说事儿。后来我换了个工资高的工作,一个月不到四千块,呆了不到三年挣了十多万,除了我平时开销剩余全部给我爸还了债,之后就是我结婚,婆家给了将近十五万的彩礼,我花了大概俩万多,我爸给我赔了十万,后来也从我手里还有改口费的钱都拿走还债。再后来弟弟结婚又问婆家拿了五万。说一个月还,后来几个月过去也没还,就在前几个月我爸回老家又问婆婆拿了六千,说一个礼拜还,之后也没音。过了几天老公就跟我叨叨说以后不敢借钱给我爸了。我心里不舒服就跟老公吵架。我知道我爸没钱,可是他每次总把话说的那么满,不给自己留余地。让我作难!吵过之后老公再也没在我跟前说过!
0个拥抱 10条评论 986次阅读 2319天前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