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杯水 497天前在线
2017-10-28 13:18:05
抱抱TA 回复
男 自信心建立比较困难,毁掉确实容易,有些话不该说就是怕伤害别人自尊,但有时候刺激别人的自尊更能激发它的爆发力与冲击力
0个拥抱 17条评论 444次阅读
网友
深圳市罗岗社区心理咨询
2024-06-06 17:13:38
激发他的潜力
咨询师潘锦琴
你好
2017-10-28 13:19:37
咨询师潘锦琴
没错
2017-10-28 13:20:09
咨询师许文慧
你好!
2017-10-28 13:20:33
咨询师林芳
1 您好,需要因人而异,把握度才是真正有效的激励。
2017-10-28 13:20:43
我的能力就是这样被激发起来的
同时滋生出了怨恨
我没招架住
这样的冲击
没事,稍做调节
我怎么倒下的不重要了,
我怎么倒下怎么爬起来
相信自己,没有不可能
但是目前我是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
自信不是一天培养起来的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也是在一次次自我肯定积累中形成的
自信心就是自我肯定
心理论坛
最新 热门 悬赏 相关问题 我的
女 我和男朋友相处快一年半了,感情一直是好的,心里也有结婚的打算,但是因为他家里妈妈癌症晚期,再加上他工作也没了,和我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工作,很多生活经济来源也是我工作来的,那段时间我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看着他没有工作,感觉不上进,于是各种顺从或者激的方法都用了,但是他觉得我说了一些话做了一些事让他觉得没有自信,而且伤自尊,于是匆匆找了一份工作,那个工作压力也挺大的,没多久,他对我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在每天和我一起睡的同时,新公司和一个女同事微信互动很频繁,甚至不让我碰他的手机,我觉得不对,后来也发现了这个事,但是他一直不承认,后来他回家了,在家也在和那个女的联系,而且是在半夜和人家不知道是语音还是视频再或者打电话,那个时候我家里还出了一些事,所以心里很痛苦。 之后办完家里的事,我去他家待了几天,把这件事情弄明白了,原来,他和那个女的头像都是情侣的,和人家说与我没有感情,分手了。 其实我是有感觉的,他那样做确实也是为了找回自信,他放不下我,我也放不下他。我们试着和好,可是我心里面又有结,于是昨天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他当着我的面给女方打个电话道歉澄清这个事情,可是他又要考虑。说之前自己都已经打过电话了,再这样是二次伤害。这是我们的问题,不想再牵涉别人了。 我心里现在很难受,感觉整个人情绪也不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解决这件事!
0个拥抱 17条评论 1023次阅读 2811天前
男 生活真有这么难吗 现在感觉自己真的活不下去了,在这个社会确实无所是从了,没想自己的这种性格会在这个社会生活不下去了。我从小没有安全感,不敢负责任,胆小如鼠。是怎么养成的这种性格呢?想想自己从小就很孤独,没有人保护,所以十分畏惧,生在这种家庭里让我打小就很自卑,有很强的自尊心,整得自己就像个小刺猬一样,这就注定了我适应不了集体生活,不能和别人长久的相处。在外人看来这个大家庭好像书香门第似得,这其实没给我带来任何益处,让我放不下身架,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从小感觉快乐的时光总是太少,大部分时间心里十分的压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快乐的时候都很少?在看见的未来一点也看不到希望,自己如行尸走肉一般。在很多人看来我脾气很暴躁,其实是因为内心的脆弱,没有自信的外在表现罢了,我也没想到自己是个如此脆弱的人,很容易被打倒。现在真是在哪都感觉抬不起头来了。有时候看自己的照片确实两眼无神,精神萎靡,现在很需要一次成功来冲散我抑郁的心情,能找回自己的自信,但现在确实不知道怎么办了。集体的工作我现在确实适应不了,这也是我最大的性格缺陷吧,可能生理的缺陷更加重了我的自卑,经常感到绝望。现在特别对不起孩子,前天去接浩宇的时候看孩子的眼神流露着有点无助有点可怜我心里就特别的难受。现在我对成功是那么的渴望,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这种心情谁能体会?我想扬眉吐气,想把孩子照顾好,可自己又是这样无能。这种性格的缺陷到底是不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教育环境造成的。想想自己从小就很自卑,小的时候我们家在农村父亲的其他兄弟姐妹,奶奶不经意的区别对待就已经严重伤害了我幼小的心灵,城市人原来就瞧不起乡下的吧,但同在一个大家庭让自己感受到了委屈。记得父母从小除了讽刺挖苦打骂,其他没什么记忆了,记得小时候吃饭,要是母亲做得好吃的,高兴的说几句好话都会招来讽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都很高,但是父母很少有自己反思的,这个世界奇迹是很难出现。做父母的自己没能力把孩子培养成你需要的结果,就不要异想天开。我有时特狠自己的父母,我不希望父母有多少钱,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和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更为重要,不是说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最起码得在这个社会生活下去,有生存的能力。我以后不知道能否能适应的了这个社会,不过当前确实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0个拥抱 8条评论 1560次阅读 2544天前
女,我今年26岁了,以前没有觉得自己年龄很大,可是四个月前失恋了,被我最爱的人,以最惨烈的方式狠狠的伤害了,如今时间过去那么久,久到我都想不起来自己和他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久到我我忘记了自己,不去想不去怀念,我努力让自己开心起来,快乐起来,我让身边的人觉得自己已经走出来了,我化身心理咨询的老师,陪我身边那些因为失恋和婚姻走不出来的人,开导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讲处理问题的方法,我跟他们说我是个病人,我心理有问题,可是他们都觉得没看出来,你那么开朗,那么有活力,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哭泣,我实在搞不明白,我那么爱的人,怎么会那么伤害我,朋友们都觉得我很善良,可是善良的人,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局,我工作能力那么强,对人热心,对男友一心一意,哪怕他妈妈那样刁难我,不喜欢我,我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他,可是他把我狠狠的踢开了,还在我身体那么不好的时候,有时候我觉得我这三年的感情到底算什么,人一旦绝情起来怎么这么狠,我很难过,朋友们劝我快点走出来,我也知道我要走出来,可是心情总是反反复复,我怀疑自己的一切,觉得好像突然之间之前在别人眼里的优点都变成了讽刺,我什么都不会,浑浑噩噩的,每一天过去又觉得少了一天,可是在旁人眼里我现在漂漂亮亮的,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还那么年轻,那么有想法、,上班时,我总是自信满满,同事们很羡慕我每个月业绩总是那么好,可是回到家自己就开始无限的怀疑自己,现在有些精神衰弱了,晚上总是很难入睡,每天觉得自己脑袋疼,我是不是抑郁了
0个拥抱 14条评论 43次阅读 1 元 2732天前
男 我曾经是个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的人。 这一点一直令我很苦恼,我也一直想极力摆脱。但到后来不管怎么尝试却只都令我变得愈发敏感,愈发的在意别人。 通过不断地摸索,直到两年前我才彻底的摆脱了别人对我的看法的影响,我成为了一个无条件地接纳自我,不会被任何的评判与对比影响的活的很轻松的人。 在这里,我将我的经验分享给你。全文一共八千多字,我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就能够放下对于别人看法的在意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总会以一些很严苛的标准来要求我,他们总是告诉我:你还不够好,你还不够优秀。 他们也很少会夸赞我,给予我正面的评价,总是会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这就造成了我从小以来一直都是:以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试图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别人对我的赞同或否定都会对我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知道、也不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我还会有一些讨好别人的倾向。 后来踏入咨询行业,接触了很多也是被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困扰的来访者,我发现几乎是所有的这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童年时总是被父母或抚养者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 这一点是导致我们总是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根本原因。 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几乎是造就我们未来的一切认知、行为模式的模板。但也要意识到,这是也只是一个模板而已,在我们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和别人的相处与互动,令我们的这些认知和行为获得了反馈和强化,由此,「在意别人的看法」才真正内化为我们的一个「基本习惯」与「核心信念」。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与迅速普及,许多心理学的概念被大众所熟知,而很多概念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夸大和绝对了。「原生家庭」这个词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的归因倾向就是习惯于在根源处寻找答案,所以「原生家庭」这个词就几乎成了公认的心理病症的根本原因。 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意识到,童年经历只是导致我们的问题的一个「触发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事实上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于我们童年行为与认知模式的强化和重复才是导致我们问题的主要因素。 「在小的时候会被父母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有这样童年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还是有很多人虽然有这样的经历,却并没有在长大后成为像你我一样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原生家庭的确令我们在一开始产生了这些问题,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是有机会、也能够摆脱我们的这种认知模式的。 比如说你拥有了一群接纳你的伙伴、你在学校里成绩很好不断地从别人那里获得正反馈就形成了「无条件自尊」、你力气很大你们班的同学都很怕你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的外因。 另一方面,即使你已经清清楚楚、完完整整的知道了你童年时和你父母的相处方式,你明确的了解了你父母对你的哪些做法令你变得这样在意别人的看法。 但是然后呢? 然后如果你想彻底改变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你「现在」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入手,只有把你的认知与行为习惯改变了,问题才能够解决。 并且,甚至是我们只需要把你的认知行为习惯改变了,即便我们不知道原因,那你照旧能够完全摆脱这个问题对你的困扰。 所以说了这么多是要你理解什么呢? 是要你理解,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过去,归结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导致你现在问题的触发因素,但也只是一个触发因素,仅此而已。 有非常多的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原生家庭,并非常悲痛的说:我真的没有办法放下,我真的很痛苦,我好难过。都是过去的错。 把问题完全归结于原生家庭的唯一好处就是,你可以说所有的错误都是父母造成的,这样你就能继续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你应该去面对的问题,这样你就能变得很“轻松”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去追究是谁的错、追究什么原因,这对我们的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任何的用处。 我们要做的只是针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然后做出改变,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你只会痛苦的哭诉“我好难过”而什么都不做,这才是导致你不断地被问题影响的根本原因。 在明确了唯有付出行动才能解决问题这个前提之后,我们来看一看导致你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直接原因」。这些直接原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1.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得罪别人。 毋庸置疑,这是任何一个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的一个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你害怕别人对你发火,你害怕别人冷落你,你害怕别人对你使用暴力,你害怕别人抛弃你。 而这一切害怕的本质,都是对于「死亡危险」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于我们问题的触发因素:父母要求我们成为他们期待的人。在童年时期,父母是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这就意味着我们有被他们抛弃的风险。而对于儿童来说,被父母抛弃,就意味着死亡。 对于这种死亡风险的恐惧促使着我们不得不去试图满足父母的期待。 2.自卑。 导致自卑的
1个拥抱 16条评论 1611次阅读 2499天前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