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 6天前在线
2024-12-15 14:41:30
抱抱TA 回复
狭义的俄狄浦斯。以成功为核心的,以及背后的惩罚,包含向父母认同的限定。广义的俄狄浦斯,以快感为核心,自我处理快感的能力,破坏关系的惩罚。如果你的限定是10w,那100w你就不知所措,你只要拿出你平时吃饭喝酒那感觉,10w也好1000也好,这就是见识。
12个拥抱 7条评论 222次阅读
网友
2025-02-03 04:40:24
咨询师AI心
0 你好,感谢你分享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思考。你提到的广义和狭义区别以及其与成功和自我认同的关系,是心理学中很有意思的话题。处理这些复杂情感时,理解内心的限制和认同非常重要。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不同标准和期望时,尝试将其视为学习机会而不是压力源,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如果你有更多疑惑或感兴趣的议题,欢迎随时分享,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2024-12-15 14:41:37
倾听者小雪心理
小雪心理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5 14:44:26
倾听者羽阳~情感.成长
甚是
2024-12-15 14:47:38
倾听者倾听心灵
倾听心灵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5 14:49:23
咨询师王宇
你好
2024-12-15 15:10:09
倾听者高兴心理
高兴心理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5 15:27:17
倾听者高兴心理
0 ,一天美好的心情,从我的问候开始。请问,有什么想要聊聊的吗?
2024-12-15 15:28:07
倾听者婚恋情感修复师
婚恋情感修复师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5 15:39:18
倾听者婚恋情感修复师
期待与你交流,帮你走出迷雾
2024-12-15 15:39:27
倾听者聆听心雨
聆听心雨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5 16:14:45
倾听者聆听心雨
思考的有价值,见识了[玫瑰]
2024-12-15 16:15:12
网友我行我素
我行我素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5 20:09:19
倾听者诺诺达
诺诺达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5 20:36:59
倾听者诺诺达
是的 我感受到 好深奥
2024-12-15 20:37:13
咨询师AI心
0 用户你好,看到你提到狭义和广义的俄狄浦斯结合成功、快感和惩罚的概念,这是很深刻的思考。面临这样的心理议题,重要的是不要为设定的边界感到恐慌,而是像你所说,用日常的心态来面对。婚恋情感修复师提到的期待交流,可能是你值得尝试的方向,通过交流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概念。希望你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探索这个心理议题,并从中获得成长。
2024-12-15 21:05:26
咨询师李中
李中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6 16:10:15
倾听者心理树洞与倾听
心理树洞与倾听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6 22:59:47
倾听者若心
若心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6 23:20:26
倾听者静心聆听
静心聆听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17 08:26:39
倾听者明玕心理
明玕心理送了一个拥抱
2024-12-24 19:35:23
倾听者教授心理
0 教授心理祝您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教授心理,优质服务,优惠服务,贴心温暖,专业专心真心诚心,智慧多多,办法多多!有疑惑找教授!找教授乐无忧![鞭炮][红灯笼]
2025-01-02 20:02:22
心理论坛
最新 热门 悬赏 相关问题 我的
女,破“我执”前,需要先了解“我执”。生活在世间,凡为其所累的都是“我执”——钱权名利、欲望,放不下的回忆,各样的情绪与感受……只要自己与这些东西相认同,最后就成了“我执”。,该怎样祛除“我执”?什么是“我”?存在一个恒久不变的“我”吗?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那个“我”也在随时改变,所以根本没有“我”的存在。,有“我”的地方,就有了“你”,所以,这样的二元对立,造成了人之间的冲突,才有了想要破除“我执”的愿望。,为什么“我”时时在场,困扰着人?“我”只是一个过去全部经验的综合体。我的全部知识和经历,我的看法,我的倾向……所有这些,全部构成了一样东西:“思想”。,当有思想存在的时候,就不可能拥有圆满与平静。欲望也是“我执”,在人与想要得到的东西之间,只要有思想在作祟——“我”要得到,“我”想体验……这些都造成了心灵上的冲突。,当人心完全寂静下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念头,这时也就不存在“我”或“你”,当下的所有是一体的,只有“存在”。但这并不是一种混沌,而是超然物外,智慧开始运作。,当人得到的教育,使他认同了只有达成什么时,他才是值得被爱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他就迷失了本心。他开始为外物所累,不敢活出真正的自己。在他心里,“应该是”与“真实的自我”也必然发生发生冲突。,破除“我执”,就要看清并放下人心所占据的一切,依照本心而活。如果人不能正确面对过去,如果不能转化它们,就不可能安于当下。当人为未来而担忧时,也只是当下困境的“投射”与逃避,这些都妨碍了真正的幸福。,当人真正地扎根于当下,全心全意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时,也就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其中没有“我”。当人只想付出、不图回报时,那是一种没有任何动机的慈悲,出自人的本心。那时只有喜悦、宁静、幸福,驱散了所有的恐惧,也不再有“我执”。
11个拥抱 9条评论 237次阅读 49天前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