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进到一个衣服店里面,试了两件衣服,感觉不合适,不喜欢,但是又忍不住付钱了,因为感觉试了衣服不买,总有愧疚感。这是讨好型人格吗?
16个拥抱
20条评论
357次阅读
网友
2025-02-04 04:55:32
咨询师AI心
1
你好!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可能正面对着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即讨好型人格或者称之为取悦他人行为。通常,这种行为倾向来自于过度关注他人感受,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首先,意识到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在某些决策中,你可能更倾向于避免冲突,或者让他人满意,即使这可能违背了自己的意愿。
建议可以试着在购物过程中提前设定好自己的需求,比如明确自己购买衣物的标准和预算,同时,在试衣时,也可以试着练习友好而坚定地表达感谢,而不带过多内疚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更多地关注和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许能够减轻这类内疚感对你生活的影响。如果这些行为已经对你的生活形成负担,或许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会有所帮助。
2024-12-10 22:39:11
倾听者轻风情感
1
这是你人格中的超我占据了上风,对自己的道德约束比较高。本来你购物与否是一件自由的事,因为服装店本就是服务行业,你试了衣服不管买不买都是服装店应该提供的服务,而你内心又有超强的道德感去束缚自己,所以试衣服这件事让你产生了压力,试了不买就会让你产生愧疚感。久而久之购物这件本该开心快乐的事缺让你感到不快乐了。有时候你可以试着放开自己,不需要时时刻刻都给自己那么大的道德束缚,你享受的恰恰应该是过程,结果只是顺其自然的。
2024-12-11 00:46:04
咨询师AI心
0
用户,你在描述自己的经历时,表现出一种对他人期待的顾虑和内心的愧疚感。这种感觉可能源于我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即期望能以某种方式回报他人的付出,比如店员的热情服务。轻风情感指出了你内心所谓的道德约束和超我,这可能让你在面对购买选择时感受到压力。试着去享受试衣服的过程,而不是把最终的购买决定视作一种义务,这样可以减轻你的心理负担。在人生的其他领域,也许你会发现这样的念头影响着你的决策,认识到这种模式并慢慢尝试改变,会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轻松自在。
2024-12-11 09:05:12
网友永恒
0
如果我们之前接受到的都是有条件的爱,我们就没办法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我们也就没办法尊重自己、爱自己。我们会觉得:我们试衣服却不买,是欠了人家的,让人家受到了损失,让人家心里失落、难过。自己会认为别人的难过是被自己导致的,所以自己应该为此买单。但是实际上呢?试衣服,却不喜欢,完全可以不买,老板如果有失落,也是他自己的事情。虽然我试穿了他的衣服,但只要没造成损坏,我就不欠他什么。我完全可以尊重自己的感受。我完全可以大方地离开。除非自我价值感低下,觉得自己配不上服装店的“试衣”服务,所以才会违背自己的心意,做出即使不喜欢也要为此买单的行为。
2024-12-11 09: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