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8岁,其实我很讨厌自己 想获得别人的在意,却又讨厌在意 明明说着正常一点,但总是让人觉得恶心 喜欢自己的声音,却因为别人说太骚气,而拒绝开口, 讨厌自己和别人说自己不安分,却跟自己说自己就是贱到骨子里 明明说不愿意,不接受,却还说愿意以其他方式接受 不会爱自己,也不会爱别人 喜欢又害怕疼痛 告诉自己安分,却又告诉自己无所谓 真,,恶心
2个拥抱
17条评论
477次阅读

网友
郑州免费心理咨询电话号码
2025-03-29 08:42:18
你好
很难受
很痛苦
无法开心的笑
疼
嗯您好

倾听者赵晓光♥
0
解析以人为中心的咨询服务风格…伟大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咨询服务理论。人都有自愈的能力,因为我们天生就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我们都在本能的想要成为1个更好、更理想的人,所以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具体怎么运行和操作呢?1.来访者主动求助。这对于咨询服务来说是1个重要前提,如果来访者不认为自己需要帮助,咨询是很难成功的,就像有的父母是强迫孩子过来咨询的,往往只要孩子不愿意,那么咨询很难达到效果。2.咨询师向来访者说明服务的情况。作为咨询师,要向来访者说明,对于他所提的问题,这里可能暂时没有明确答案,咨询是帮助建立1种环境和气氛,帮助来访者自己找到某种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式。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达。咨询师须以友好、诚恳的接受对方的态度,促进来访者对自己情感体验自由、放心的表达。4.咨询师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这是很困难、同时也是很微妙的1步,咨询师接受了对方的这种信息,须对此有所反应,但反应不应是对表面内容的反应,而应深入来访者的内心深处,注意发现对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不论对方所讲的内容是如何荒诞或滑稽,咨询师都应创造出1种气氛,使对方认识到这些消极的情感也是自身的1部分。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这是关键1步,当来访者充分暴露出其消极的情感之后,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的情感不断萌生出来,成长由此开始。6.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积极的情感要加以接受和认识。对于来访者所表达出的积极的情感,咨询师应予以接受,但并不加以表扬或赞许,也不加入道德的评价,而只是使来访者在其生命之中能有1次机会去了解自己,即无需为其消极的情感而采取防御措施,也无须为其积极情感而自傲。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由于社会评价的作用,1般人作出任何反应,总有几分保留,使得人们具有1个不正确的自我概念,这与人的真实的自我是有很大距离的。而在来访者处于能被人理解与接受的气氛之中,有1种完全不同的心境,能够有机会重新考察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达到1种领悟,进而接受真实自我。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在领悟的过程之中,必然涉及新的决定及行动,此时治疗者要协助来访者澄清其可能作出的选择,另外,来访者此时常常有恐惧,缺乏勇气以及不敢作出决定的表现,应有足够的认识,此时,咨询师也不能勉强对方或给予劝告。9.效果的产生。领悟导致了某种积极的尝试性的行动,此时效果就产生了,由于是来访者自己达到了领悟,自己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自己付出行动的,因此这种效果即使只是瞬间的事情,仍然很有意义。10.进1步扩大效果。当来访者也能有所领悟,并开始进行1些积极的尝试后,咨询就转向帮助来访者发展其领悟,以求达到较深层次。如果来访者对自己能达到1种更完全更正确的自我了解,则会具有更大的勇气面对自己的经验,体验,并考察自己的行动。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来访者不再惧怕积极行动与成长的过程,并有较大的信心进行自我指导,只是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达到顶点,来访者常常主动提出问题与咨询师共同讨论。12.咨询结束。来访者感到无须再寻求咨询师的协助,咨询关系就此终止,通过这样的1个过程,很大程度上都能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尝试去做更多有效的行动。最后,以人为中心的咨询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认为,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这些特性与生俱来,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决定,都有着自我实现的倾向,若能有1个适宜的环境的话,1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控制自己的行动,最终成就自己。我是赵老师,♥️用心理学,带您自我实现!
2020-08-02 21:29:22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