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弟弟本事大 905天前在线
2020-07-12 18:02:33
抱抱TA 回复
今天是剖腹产第4天了熬过了最难受的三天今天好多了,我还没有20突然有了一个一个小小的人儿感觉好突然,为了这个小人儿经历了我受不了的经历,今后不知道该怎么相处和这个小人儿我好迷茫怎么办
3个拥抱 37条评论 527次阅读
网友
心理咨询部述职报告
2024-06-01 16:20:16
咨询师王金波
您好
2020-07-12 18:03:38
咨询师王金波
暂不支持播放语音
2020-07-12 18:05:25
咨询师付艳丽
1 您好,恭喜母子平安,多多关爱自己,让自己更有能量,才能更好的照顾小宝贝
2020-07-12 18:05:34
咨询师王金霞
暂不支持播放语音
2020-07-12 18:06:41
感觉自己还没长大还有小孩子脾气就是要那种为人母的感觉做不到
咨询师史丹凤
您好
2020-07-12 18:09:38
咨询师陈明
您好
2020-07-12 18:09:48
咨询师陈明
人就是在生活中,学习中成长成熟
2020-07-12 18:10:38
咨询师程国凤
你好!
2020-07-12 18:21:56
咨询师任海涛
您好
2020-07-12 18:34:33
咨询师胡晓瑞
您好!说为甜蜜的负担,就是这样
2020-07-12 18:43:03
咨询师王 宇
你好
2020-07-12 19:36:46
网友丹丹
我跟你整整差了十岁当妈妈
2020-07-12 20:13:02
网友丹丹
可以私聊我分享你些育儿知识。
2020-07-13 09:45:17
网友丹丹
2020-07-13 09:45:34
网友丹丹
2020-07-13 09:45:34
宝宝现在真的很乖,昨天晚上才起来了一次
网友丹丹
我给你分享些育儿知识
2020-07-17 11:38:25
网友丹丹
看你年纪小孩子可怜
2020-07-17 11:38:34
网友丹丹
0 是加了他也不会喝。要把食量小看成是一种个性,不要急躁。不仅是食量小的婴儿,只用母乳喂养的母亲,看到婴儿精力充沛,像“这个月的婴儿”栏中所写的那样发育,就要坚信这个孩子是结实的。1个月到2个月的婴儿,在母乳喂养的婴儿当中,没有真正的疾病,虽然便是“腹泻便”,次数也是7~8次,吐奶、有湿疹,只要健康地很好地吃奶而且经常微笑就不用担心。被所谓的“症状”所左右,带着健康的婴儿去就医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在只用母乳喂养时,应该记住的是母乳分泌有的时候会减少,这时就必须加牛奶,加牛奶的话,就必须用奶瓶和橡胶奶头。可是,只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过2个月,就会讨厌橡胶奶头,而不去吸吮它。出生后1个月时,婴儿还没有开始讨厌橡胶奶头,所以,作为万一母乳不足时的准备,从1个月的时候开始,每天训练婴儿吮吸二三次带橡胶奶头的牛奶瓶。可以在洗澡后把茶或者是凉开水放在牛奶瓶里喂给婴儿,或者在两次母乳之间用牛奶瓶放20毫升果汁喂给婴儿。
2020-07-17 11:39:20
网友丹丹
0 95.用牛奶喂养时如果完全没有母乳或者不能喂母乳,就必须实行人工喂养。不要相信不用母乳就不能抚养婴儿,即使是人工喂养只要遵守“40奶粉的调配方法”,就不会因细菌污染引起腹泻。“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死亡率高,是因为人工喂养中有很多早产儿,但是医学的进步正在使死亡率的差距减小。出生1个月的婴儿用牛奶喂养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喂过量,以免增加婴儿消化器官的负担。牛奶不足时婴儿会哭闹,告诉我们他饿了。可是牛奶喂多了,婴儿却不会发牢骚。食量大的婴儿即使是已经喝了足够的牛奶,也会“咝、咝”地吸空奶瓶,显出还要喝的样子。如果认为这样吸是牛奶量不够而逐渐增加牛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喂多了。大致的标准是:出生时体重在3~3.5千克的婴儿,到1个月时每天喝奶700毫升左右。1个月到2个月期间,喝800毫升左右正好,如果是分7次喂,每次喂120毫升,如果分6次喂,每次喂140毫升。不过,这只是一个标准,因为经常哭闹的婴儿,会
2020-07-17 11:39:51
网友丹丹
0 吃得更多,而经常安静地睡觉的婴儿却吃得很少。食量少的婴儿不吃到标准量也可以,食量大的婴儿可以吃到150~180毫升,但是最好不要喂150毫升以上。喝了150毫升还是哭闹时,就在30毫升左右的温水中加入一些白糖喂给婴儿。在奶粉的外包装盒上有的写着比这更多的用量,如果按那样大的量去喂,就会超过婴儿能够消化的能力。如果在奶粉中加入白糖喂婴儿,婴儿就会过胖。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在这一时期,即使是每天排便4~5次,只要健康就不要担心。另外,不是每天排便的婴儿,可以在牛奶中加入2~3克麦芽糖试一试,只要能每天排便就可以了。但是即使是没达到这种程度,只要婴儿很健康地成长,也就不必放在心上(见85婴儿的便秘)。在这一时期,一般都把复合维生素加在奶粉中。因为平常简单的消毒方法要使用热水,用热水会破坏一部分维生素C,所以要选用复合维生素或果汁来补充维生素C。
2020-07-17 11:41:03
网友丹丹
0 59.从1周到半个月因为分娩都是在医院进行的,所以婴儿要在医院度过1周,因此,母亲是在婴儿出生1周之后才真正担负起照顾婴儿责任的。母亲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因此,实际上,多数是由奶奶来照顾婴儿,助产妇会来帮助给婴儿洗澡并指导喂奶等事情。母亲会看到奶奶或助产士照顾孩子的
2020-07-17 11:41:50
网友丹丹
0 情形,如果与在电视或者杂志上看到的不同,也不要过分在意。照顾婴儿个人有个人的做法,不要认为不是固定的做法就不可以。这一时期的婴儿睡眠的时间要比醒着的时间长得多,但也没有必须睡多长时间的规定。排尿的次数,也是每天五六次到10多次不等,母亲一般都不会担心,但当他们初次看到婴儿的大便后,多数就会担心了。大便次数多时,就会认为是不是消化不良了,这一时期不会患这种疾病。既有1天只排1次大便的婴儿,也有每当排尿、换尿布时都会排便的婴儿。这些情况在母乳喂养时比较多见,排便次数越多,便就越不成形,渗到尿布中,可以看到黏液或粒状物,发出酸味,多呈绿色。对于婴儿,这些都属于正常的。
2020-07-17 11:42:12
网友丹丹
0 出生后1周,从医院回来时婴儿的体重(很遗憾,因为医院很忙,在出院时,多数都不会给婴儿量体重)与出生时的体重相比一般没有多大变化,这可以说是一种生理性的现象,也可以说是不太喝奶的婴儿的自然的结果。出生1周后婴儿的体重就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婴儿的体内开始“革命”,显示出真正开始成长的态势。可是,不论婴儿的态势如何强,如果母乳分泌不足的话,婴儿的体重也不会增加。从1周到2周婴儿的体重不增加,是因为母亲乳房分泌功能不旺盛,乳汁分泌不足所致。如果换成牛奶,体重就会不断增加。这时,母亲就会思考:抚养婴儿并不只是为了使其体重增加,对婴儿来说,没有比母乳更理想的营养,应该先使母乳喂养得以实现。所以,即使体重不怎么增加,也要努力用母乳喂养。在医院时,因为护士很忙,没有时间等待分泌不足的乳房胀起来,就先喂给婴儿牛奶。在婴儿出生4周内,无论如何都在坚持母乳喂养的母亲不用说,就是已经用牛奶喂养的母亲也会有一半出现母乳分泌增多的情况,所以应该努力使母乳增多。即使是婴儿体重的增加没有达到每天35克的标准,只要婴儿没有哭闹,就应该继续努力进行母乳喂养。可是,不论母亲意志如何坚定,婴儿的体重1周只增加100克的
2020-07-17 11:42:37
网友丹丹
0 话,不多少加1些牛奶就说不过去了,如果婴儿再哭得厉害,还会出现脐疝。相反,有的母亲乳房涨得很满,但婴儿却吃得很少。婴儿吃56分钟,接着就不好好吃了,或者是睡着了。于是,1会儿就饿了,过30分钟,就开始哭闹起来,这样的婴儿,喂奶的时间及间隔都不好确定,这也是1种个性,母亲不要着急。有的时候,喂奶的间隔时间会很长,虽然婴儿吃得很少,把睡着的婴儿摇醒喂奶的做法也是不提倡的,因为婴儿如果饿了的话,肯定会哭的。牛奶喂养的婴儿是隔3小时左右喂1次奶,母乳喂养的婴儿喂奶间隔是不能确定的。睡眠、排泄、食欲都与婴儿的个性有关。在这1时期,婴儿个性也开始在其他方面展现。有的家长虽然非常细心地给他换尿布,他还是会出现臀部变红;有的婴儿,在脐带的断端脱落后脐部不是干燥的,而是有渗出且发红;还有经常打隔及经常“吭哧、吭哧”用力使脸色发红的婴儿;还有吃母乳或牛奶之后,23分钟或20分钟左右之后,像喷水1样吐出来,然后,就像没事1样的婴儿;还有喝奶很急,经常呛的婴儿;还有眉毛上出现浮皮,脸颊上开始长出小小的像粉刺1样的小疙瘩的婴儿;还有的婴儿,在这1时期开始出现
2020-07-17 11:43:06
网友丹丹
0 鼻塞。上述个性出现的时候,不要马上考虑为疾病,可以认为:正常的婴儿,这一时期是不会患病的,当然没有治疗的必要。另外,不提倡每天给婴儿量体温,每天抱几次婴儿贴贴脸颊,自然会感受到婴儿的体温。这一时期还会发现,“足位”分娩的婴儿,在颈部的左侧或右侧,可以触到质硬的、活动的肿物,而且婴儿躺着的时候,颈部总是朝向一侧(见92斜颈)。出院回家之后,婴儿有时会出现少量的眼眵,一侧较重,另一侧较轻或几乎没有,睫毛没有被粘上,白眼球也没有变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靠近外眼角的部位,睫毛粘在眼球上,这就是轻度的倒睫,用消毒棉擦拭就可以了(见160出眼眵)。不论是男婴还是女婴,有时都会出现乳房肿胀,中间有肿块,一按就会流出白色的乳汁,在2个月内会自然消退,所以不要去碰。
2020-07-17 11:43:25
网友丹丹
0 一侧的乳房不够,还需吃另一侧的乳房,但又不能全部吃净,只吃一半就够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母亲就会询问:剩下的一半,是挤出来扔掉好,还是留着好。剩下的乳汁在乳房中绝对不会变质,不留着乳汁而挤出来的人,是认为乳房空了之后才能刺激乳汁的分泌,目的是为了使乳汁分泌得更好,因此,答案就简单了。可以做一下尝试:如果把喝剩的乳汁挤出来(见61挤母乳的方法)之后,下次母乳分泌得很充足,就可以在每次喝奶之后把剩余的乳汁挤出来。可是,如果喝剩的乳汁不论挤出与否,都不会影响下次乳汁的分泌,就没有挤出的必要了。不过,乳汁分泌好的乳房,如果不挤出来扔掉的话,夜里就可能发胀而痛。授乳的间隔时间没必要太死板,隔2个小时好还是3个小时好,当然还是隔3个小时省事些。但是现在的目标是继续用母乳喂养,没有必要坚持不到3个小时就不喂母乳了。何况母乳的分泌也不固定,在分泌好的时候,婴儿吃得很饱,间隔的时间就长,而分泌少的时候,婴儿一会儿就饿了。因此可以让婴儿自己来掌握吃奶的量,这样就会出现有时隔2小时喂1次,有时隔4小时喂1次的情况。每次在授乳前后都用精密的体重计来测定母乳的量,这在婴儿10天左右是没有
2020-07-17 11:45:03
网友丹丹
0 增多,近半个月的时候,有的婴儿就会出现奶粉罐上标明的用量已经不能满足的情况。出生时体重在3.5千克以上,过10天达到近4千克的婴儿当中,如果达到使婴儿满足的喂奶量的话,有的可以吃到150毫升;但是,在半个月以内,喂奶量还是不超过120毫升为好,这样就不会过胖。如果不是食量大的婴儿,在1周到半个月期间,喂100毫升牛奶,他也只能喝70毫升。虽然是足月,但出生时体重不足2.5千克的婴儿,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在只用牛奶喂养的情况下,间隔3小时,每天喂7次是比较方便的,但这只是相对于大人来说。在这一时期的婴儿当中,有的婴儿并不一定能等到间隔3小时,间隔变短、吃奶次数增加是可以的,但最好间隔不要少于2小时。在早产儿或者因为医院的安排而稍微提前出生的婴儿当中,有的需要每次喂奶50毫升以下,每天喂9次。可是,如果是出生时体重在3千克以上,婴儿出生后半个月,却无论如何1次吃奶都不到50毫升,1天吃奶总计不到300毫升,就有些不正常了。他们可能是心脏有问题,或者是属于食量过小的婴儿。婴儿吃的少,母亲就会着急,但也不要勉强去喂婴儿,试着换奶粉也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试着把奶粉调淡为好,奶粉
2020-07-17 11:47:10
网友丹丹
0 婴儿再大一些时,因为经常晒太阳,喝奶的量也增加了,也可以喝果汁了,所以就没有必要补充复合维生素了。65.婴儿洗浴后婴儿洗浴后,擦粉或者涂油几乎成了一种习惯。可是,对没有出现红肿、糜烂的婴儿来说,还是什么也不涂为好。在臀部或者大腿根等处稍有发红时,可以擦痱子粉(成分多为滑石粉,还有氧化锌),沾在手上搓一下,涂上薄薄的一层;不要涂得太多,聚集成块不好,不然在用尿布擦掉它时,容易损伤皮肤。注意,不要在肚脐部涂粉。也不要把粉直接涂在胸部或颈部,因为有时烟状的粉会被婴儿吸入口中。母亲可以先在手掌中把粉搓匀,然后再涂到婴儿的颈部、耳后和胸部等地方。
2020-07-17 11:49:12
心理论坛
最新 热门 悬赏 相关问题 我的
医生您好,我是一个16岁的女孩子,今年开始读高三。我上高二后觉得学习很累,压力越来越大、无处不在,无法排解,很难受,但是学习成绩还可以,在实验班里能稳定排进前20不被踢出去。之前在学校住过一段时间,有次晚上下自习洗澡时被一位毕业年级的学姐教会了手淫,我就觉得特别舒服,之后就没停过。高二期末时我回家住了,想玩的刺激一点,自己偷偷花了一点钱在网上买了乳夹、震动跳蛋和一个大号的肛门塞,晚上完成作业、复习完一天讲的知识之后就会趁着爸爸妈妈们出去散步脱光衣服拿出来玩一会,觉得特别爽。但是前天晚上爸爸妈妈突然提前回来了。当时我坐在客厅的椅子上(是一个比较大的长椅,方便活动),头发是乱的、满头大汗,奶头上夹着夹子、下面塞着跳蛋,正半靠在椅背上尝试把大塞子塞进肛门,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我就一下子跳起来了,但是踩到了之前擦脏东西的纸巾,滑了一下,摔倒了,腿好像肌肉拉伤了、特别疼,然后塞子已经推进去一半了,另一半露在外面,我也来不及把跳蛋拽出来,刚强忍着爬起来想套上衣服,妈妈就先进来了。她看见我先是很震惊说不出话,然后特别愤怒,吼了我半天,然后一边吼一边很用力的把我奶头上的夹子拽掉了,之后又顺着电源盒要把跳蛋拽出来,但是被我下面里面什么东西卡住了,拉不出来我也很疼,忍不住就哭了,妈妈就狠狠的抽了我几个耳光,然后踢了我一脚,然后我摔倒了她就坐在旁边不停的骂我,也不让我穿衣服;后来爸爸进来了,也是不停的吼我不要脸之类的话,把我拽起来,特别生气的硬是用力把卡住的跳蛋拽出来了,之后把那些小玩具都砸了,然后和妈妈一起骂我、抽我,一直骂到半夜,才去睡觉,让我在客厅罚跪,跪到凌晨两点左右。一直到今天他们都没和我说过一句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觉得有很害怕,害怕人说话、害怕人看我,不敢和同学说话,害怕所有的东西………………我该怎么办才能让爸爸妈妈原谅我?
5个拥抱 22条评论 1237次阅读 1420天前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