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
发表时间:2024-08-06 17:00:00 3 0 0

什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社会性病态(Sociopathy),是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及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障碍。其特点包括持续的无视行为后果、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以及缺乏同情心、责任感等。

病因是什么?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脑功能缺陷:大脑边缘系统的缺损可能导致脑功能缺陷,进而影响患者的行为处事方式,使其异于常人。
  2. 家庭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以体罚甚至虐待为主,或者父母经常争吵甚至离异的家庭环境,常使孩子产生厌恶和仇恨心理,最终导致人格障碍。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长期动荡、文化歧视等环境下成长的人,其人格可能畸形发展。
  4. 精神创伤:曾遭受精神创伤,如亲眼目睹暴力或血腥场面,对心理产生极大冲击,也可能增加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风险。


治疗方法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辅以相应的药物治疗,脑功能缺陷的患者可搭配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包括:

  1. 厌恶疗法:对于严重危害社会且屡教不改的患者,在其出现反社会行为后给予强制性的惩罚。多次之后,患者在有反社会行为冲动时会自我厌恶,从而减少反社会行为。
  2. 认知疗法:帮助患者提高认识,认知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患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以及道德、法律意识。
  3. 药物治疗: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等进行治疗。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4. 手术治疗:局部破坏手术适用于脑功能缺陷或大脑边缘系统发育不健全的患者,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冲动行为明显的患者。但手术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局部损伤,需慎重考虑。

治疗效果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一般不可以治愈,也不能保证一定的治疗效果。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减少反社会行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长期配合治疗。同时,社会支持和监督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