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性发育过程中,青年男女产生的性心理问题比较多,它们虽大多数属于调节问题,但由于带有隐蔽性,又由于社会的忽视与个体的掩视而不易被发现,如果严重发展下去,就会发展成各种性心理障碍和疾病,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造成不良后果。下面就几种常见的青春期性心理问题及如何调适举例说明。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之一:性冲动的困扰
据调查,不少青少年对“性”持有不正确的认识,有的视它为下流 、肮脏、见不得人,难以启齿、无所适从,以致对自己的性冲动感到羞愧、自责、苦恼和困惑并产生厌恶与恐惧心理等等。其实性冲动是男女青年生理心理的正常反应,是在性激素的作用和外界有关刺激下产生的,并不是不纯洁、不道德或可耻的行为。产生上述不正确的看法的青年如不及时醒悟会造成心理障碍。对性的冲动要靠性道德来约束自己,采取可行的方法调适。如,当产生性冲动时用内心压抑的方法予以排解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适度的压抑是社会化的需要也是一个人性心理健康的反映。然而严重的压抑感则有害身心健康。另外还可用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能为社会接受的欲望或方式来取代性欲,如用绘画、音乐、体育活动、从事劳动,或男女友谊交往等,使性能量得以转移、性情感得以平衡。这种方法即是升华。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之二:手淫
手淫问题在青春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性行为问题,但许多研究材料表明,青少年对手淫问题有许多不正确的看法,这些看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过手淫经验的青少年常常对此感到内疚,手淫后感到情绪低落、担心、困惑、害怕、痛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手淫就像一个魔鬼折磨着青少年。他们认为手淫有害于身体、损害大脑、有害性功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还有的认为,手淫是有罪的。他们经常有这样的疑问:手淫能否使身体衰弱或引起早死?手淫会不会影响以后的性生活?
手淫真的对身体有害处吗?本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金赛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青少年每周手淫2—3次。调查后金赛做出了如下结论:在青春早期就有手淫行为的人,可以维持高频率的性生活至少达35—40年之久。
80年代,前苏联学者科列索夫对手淫做出了论证,其中谈到,手淫本身决不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记忆、能力和学习成绩。早在70年代,国际上已广泛接受了手淫无害的观点。布尔诺博士曾说过:“在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医师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和身体保健的人员中,得到的广泛意见是:手淫既不是不正常的,也不是对身体有害的行为。”
从以上的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手淫无害的结论。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淫可以起到缓解性心理和性生理的紧张的作用。尽管如此,手淫并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应当设法引导学生将这方面的精力转移到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去。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之三:遗精的困扰
在没有性交或手淫的情况下射精,称为遗精。遗精多发生于夜间睡眠中,这称为梦遗。在清醒状态下的遗精,称为滑精。遗精是男性中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因为男性到了青春发育期,睾丸不断分泌大量的雄激素,同时产生大量精子,精子与精浆共同组成精液。精液不断产生并不断积聚在输精管内。当精液达到一定饱和状态时,便会通过遗精的方式排除体外。中学生的初次遗精时间最早为11岁,多数在13岁以后出现。遗精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它的间隔日期没有规律。一个月遗精在7—8次内均属正常。这7—8次遗精的分布不均匀,也许连续几天每晚遗精,也许每周1—2次。遗精次数过于频繁,尤其是梦遗,可能会扰乱睡眠,引起心理紧张、头痛头晕,无精打采,胃纳不佳,浑身无力等症状。
在我国,由于性教育的开展还很不够,许多青少年缺乏相应的性知识,把遗精看成是大伤元气之举,恐惧异常,认为将来会造成阳痿、无生育力、性病等。其实,遗精既不会导致上述各类疾病,也不会使人大伤元气,影响健康。对精液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精液中90%的成分是水,在其余10%的成分中,除少量脱落的生殖道细胞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酶、(葡萄糖等物质。所以完全不必为遗精的损失担心,否则,若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造成不应有的恶性循环。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之四:月经的困扰
月经是青春期女子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月经期间,女生常会引起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反过来又可能会引起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并对女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正确地进行关于月经的心理卫生教育,对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当十二三岁的女学生初潮来临时,由于毫无思想准备,常常心烦意乱,惊慌失措。有的认为月经是难为情的事,产生羞愧的情绪;或者认为月经是脏血,产生厌恶的情绪,等等。约有67.1%的女学生对月经初潮有各种不同的消极情绪反应。这些消极情绪反应会加重学生月经紊乱,引起痛经闭经。初潮以后到下一次月经,间隔时间个人是不同的。初潮女生往往把这种不规则认为是不规则或病态现象,因而感到不安。由于下一次月经难以预测,所以参加活动常常担心,甚至逃避活动。这种不规则是由于刚进入青春期,卵巢功能尚未健全,内分泌间欠协调。初潮之后,月经半年之内不规则是正常现象,随着卵巢功能日趋完善,月经即可正常。
月经失调是青春期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期延长或缩短,出血量增多或减少,甚至月经闭止。卵巢功能失调、全身性疾病或其他内分泌腺体疾病影响卵巢功能者都可能引起月经失调。月经失调主要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女生如果有难言的苦衷,引起情绪上的忧思焦虑,就会造成月经失调,甚至闭经。
在经前期,约有三分之一的女生会出现经前期综合症,其主要表现是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等。这些症状也会引起女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有的女孩子易怒、好攻击、对周围的人苛求;有些人烦躁、事事不如意、坐卧不安、易与人发生口角;有些人孤僻、多愁善感、多疑、好猜、好哭。此外,还有些人感到乳房胀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等等。一般月经过后,症状即减弱或消失。
经前期综合症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造成的,心理因素在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抑郁愁闷的情绪,心理矛盾得不到适当的解决,都可能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本症。因此,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将有助于减少和消除经前期综合症。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之五:男女交往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也有一系列的心理卫生问题需要解决。爱是一种常常被一些比较稚嫩的中学生所误解的情绪。迷恋可能会使一个男孩子或一个小姑娘陷入混乱状态。有时,中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永久地陷入了情网,其实他们正在经受的感情是一种迷恋,一种强烈的欲望,甚至是一种人皆有之的性欲萌动。迷恋是一种突然而强烈的陶醉,是一种既正常又有用的情绪,但它不同于持久、谨慎、成熟的爱。
中学生与异性的接触不全带有性的色彩,有的是出于帮助、同情、感谢等原因而彼此接触的,但如不经指导,也会出现中学生性爱方面的异常现象。因而,在男女交往中,一方面,要防止对性的放纵态度以及出言不逊甚至挑逗的言行。另一方面,也要破除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陈腐观念。有些异性同学由于兴趣爱好投合,或工作学习上联系稍微多一些,就立刻会有闲言碎语,使他们不敢进行正常的接触。当他们迫不得已接触时,往往羞愧害臊,面红耳赤,词不达意,手足无措,从而造成了青少年性心理的畸形。这样做有时反而会激起学生的逆反情绪,使纯真的友谊向初恋的方向发展。有的父母害怕子女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就三令五申,绝对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结果反而增强了子女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为此,在男女同学中应该提倡广泛的交往,只有具备了在正常气氛中交往的经验,才有可能使青少年通过比较,进行鉴别,逐步掌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从而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另外,异性交往能够丰富学生的个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处在集体中的个人,交往的范围越广泛,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个性发展也越全面。所以,单一的同性交往远不如多向的同性、异性交往更能丰富人的个性。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